Thursday, 21 July 2011

养儿防老还是养老防儿?


有听过“经济门诊病人”吗?“经济门诊病人”的意思是说,为人子女的长大后仍无法自力更生,还要经常定期回来向父母拿钱,就像得了慢性疾病,必须时常定期到医院复诊一样。这种情况越来越普遍,也难怪“养儿防老”这句话溜到你口边,你也不好意思说出口,只有将它改为“养儿烦恼”或“养老防儿”。
 
这种门诊病人的产生,也许和社会的就业竞争,经济景气度有关系。但是绝大多数原因应该是拜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,和喜欢将所有责任往身上揽的习惯,把孩子们给宠坏了!如果做父母的,从小就过度呵护孩子,要什么有什么,不断地满足他们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, 你认为当你年老的时候,他们不会对你的退休金虎视眈眈吗?

有一句话“再苦也不能苦孩子”,作为母亲的我,当然也明白为人父母的心情,日子再难过,也不能让孩子饿着,冻着。可是现在的孩子有几个不是吃得太饱和穿得太好的?很多父母从来都不会跟孩子提及家庭经济状况,孩子想学什么就学什么,想吃什么就吃什么,想买什么就买什么,只要是想要的都会一一被满足。

如果情况一直这样下去,当被期望的一方被有期望的一方的欲望压得喘不过气时,你认为后果将会是什么?反过来看,父母也会对孩子有所期望,期望他们考试100分,期望他们成龙成凤,有时候父母对孩子也有着超乎他们能力所能承受的期望。许多家庭失和,父母担子过重,孩儿不孝,起源都是因家人之间互相期望的失衡,最后导致互相失望,家庭纠纷就这样发生。

我们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的,我们真的没有必要为了别人的期待而让自己活得充满压力。所以我们首先必须学习的是如何管理他人的期望。要管理别人对你的期望,首先你就必须学会释放出适当的讯息。举例来说,当孩子要求你带他到国外旅行时,你可以告诉他,爸爸现在存到的钱只允许四个人去一趟中国旅行,可是爸爸很想带婆婆公公一起去。因为婆婆公公一大把年纪了,再不去可能将来就没有机会了。你说孩子会明白吗?孩子会吵着一定要去迪斯尼乐园吗?告诉你,这样的父母教出来的孩子,将来一定不会是经济门诊病人。再举另一个例子,当孩子告诉你他想读到博士时,你除了鼓励他,你还要告诉他,爸爸的能力也许只能够供你读完大学,所以硕士和博士的学位你必须凭自己的努力去达成。并让他知道他可以好好学习,通过其他管道,比如奖学金,助学金或贷款等达成他的目标。

不要让孩子从小就认为凡事都是理所当然,让他了解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的道理,他才会懂得感恩,懂得惜福。 其实孩子本身的观念绝对不是他自己建立起来的,而是通过父母亲本身的灌输而来的。所以在孩子面前不必做编故事的人,孩子从小就有必要知道家庭的经济状况。

很多父母什么都让孩子学,就是忘了培养正确的金钱概念。其实当你一给孩子零用钱开始,就该教他储蓄的习惯,先储蓄,后花费。而且还要教他分担的观念,让他分担一些娱乐费用,玩具费,或书籍费。 像我的小孩,很喜欢看书,只要有她们喜爱作者的新书,就会要求我买。我限制她一个月我只会买一本,她如果要多买,她就得用她的零用钱买。久而久之,她学聪明了,跟朋友借来看,只买有收藏价值的书,比如那些漫画教学书,或宠物学的书,其他小说都是跟朋友借来看而已。如果他们要唱卡拉ok, 我也会跟她们收RM10,各自分担各自的费用。

作为父母的其实不需要为了孩子而牺牲自己的生活水准,也不要以为只有物质才能表达你对他们的爱。培养他们的自律心和责任感远比提供他们物质生活来得重要。我不知道会有几个人认同我这种做人母亲的方式,我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在鄙视我跟孩子的斤斤计较。可是我知道,我的孩子不止一次告诉我,她们很骄傲因为有我这样一个特别的母亲。

用心来爱孩子,不要用钱来爱孩子。

2 comments:

  1. 改次指引我的内人教导孩子,可以? 哈哈!

    ReplyDelete
  2. 哈哈~~不敢当!
    不是每个人都认同我的教育方式的...对孩子物质刻薄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做到的...

    ReplyDelete